公众服务
在线访谈
发布处室: 发布日期:2021-08-16 阅读次数:517
8月16日中午,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陈强,危化处处长杨建飞,二级调研员、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谢平以及应急管理信息中心主任王挺走进FM92.0“清廉机关 你我同行”节目直播间,围绕着《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争当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展开讨论。
聚焦热点
【主持人蒋博】近年来,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那么我们全市的安全生产工作目前整体状况如何?应急管理部门都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呢?
【陈强】一直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连续16年“双下降”,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一是突出建章立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组织体系,155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一体化安消委组织。二是突出风险管控。在全国率先出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和辨识评估标准,将风险源头管控纳入“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在全省率先试行乡镇(街道)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指数管理,形成“一图一指数一办法”管理体系。三是突出共治共享。出台全省首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组建全国首个民非企业性质的安责险风险防控服务中心,打造“学习强安”线上综合互动平台,开展市民生实事工程百万产业工人培训,大力推行“保险+服务+科技”安责险新模式。
【主持人蒋博】请问在这次防御第6号台风“烟花”中,应急部门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下一步会从哪些方面出发保障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呢?
【陈强】7月下旬,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自南向北正面袭击宁波全境,历史少有的“强风、暴雨、高潮”三碰头和长时间滞留等多重风险叠加,多项指标超历史极值,综合致灾强度等级为特重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防指的统筹指挥下,按照“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全力以赴打赢了一场硬仗。
一是密集研判,靠前部署。二是清单管理、主动统筹。三是预先布防,协同救援。四是充分储备,快速保障。五是突出重点,全程管控。六是全员动员、全时运行。
当前,我市正值台风多发季节,应急管理部门将切实履行好防指办职能,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切实扛起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使命重任。一是全面进入防汛战时状态,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及时分析会商研判,及时响应、快速处置。二是紧盯防台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全面落实重大闭环管控。三是全效推进数字防台,加快上风险智控场景应用,提升防汛防台智控能力。四是持续推进基层防台防汛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域夯实基层防汛防台能力,强化实用性培训和演练,强化灾害监测预警,确保人员安全。
民情直播间
【主持人蒋博】防御台风“烟花”中,应急管理部门也涌现出了很多典型人物,余姚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有工作人员叫熊梦清,是一名年轻党员,也是一位尚在哺乳期的母亲。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连线熊梦清。梦清你好,台风烟花期间,你舍小家为大家,具体的经历能为我们分享下吗?
【连线熊梦清】我们也只是和其他同事一样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如果有不同的话,那就只是我正好是在消防指挥部,我的丈夫和我的公公也正好是在抗洪的一线部门,家里的宝宝相对而言小一点,所以大家对我们的关心会更多一些吧。
其实当时想的比较简单,就是怕我们都在单位顾不上宝宝,我父母也是比较支持我们工作的特殊性的,让我们女儿去他们那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
【主持人蒋博】据我了解,7月22日上午,在接到台风Ⅳ级响应通知后,你立即与老公商议,决定将女儿交给孩子外婆,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当时内心是怎么想的?有害怕么?现在再回过头来,你的心境又如何呢?
【连线熊梦清】我女儿是第一次离开我,作为新手妈妈确实很牵挂她。但是后来通过视频电话之后,这份想念我自己慢慢消化掉了,心里想着赶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实我们单位大多数同事跟我年龄差不多,大家家里都有孩子,很多同事家里有二胎,孩子比较小,大家都是放弃了自己的小家。比起一些同志要冲锋上阵,还有一些同志因为岗位原因,几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甚至可能随时随地都要出动冲到一线,我觉得我做的毕竟是一个后勤工作,辛苦是肯定,但是回过头感受到见证了团队的力量,也是给孩子们做好了榜样。
【主持人蒋博】我市在灾害救助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
【王挺】我市是自然灾害影响较多的地区,每年都会遭受台风、洪涝等灾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灾害救助工作,除政府常态救助外,自2014年11起,运用市场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市政府全额出资为广大群众人身安全和居民家庭财产损失购买了公共巨灾保险,向因灾造成居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予救助补偿。今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宁波市公共巨灾保险实施方案(2021-2023年)》,继续实施为期三年的公共巨灾保险政策,为广大群众继续免费投保公共巨灾保险。
【主持人蒋博】刚才,您提到公共巨灾保险作为我市灾害救助政策的补充,请问公共巨灾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哪些?如果家里受灾或发生人员伤亡,居民如何报案并获得赔偿?
【王挺】公共巨灾保险是具有政府抚恤救助性质的政策性保险,具有救助的功能,其保障对象为灾害发生时处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包括常住人口以及临时来我市出差、旅游、务工的流动人员)的人身伤亡抚恤(含见义勇为人身伤亡增补抚恤),以及处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常住居民(指拥有我市户籍或持有居住证的人员)以住房为衡量标准的家庭财产。
因灾导致住房进水受损和人身伤亡的,受灾居民可以向当地村(社区)报损,也可直接向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人寿财险、平安财险、大地财险5家保险机构报案。如果是住房进水理赔的,经保险机构查勘定损后,将定损情况在村(社区)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向受灾居民分档支付理赔救助款。
【听众来电】主持人您好,我想问一下家里有两套住房,一套自住,另一套出租,由于洪水导致两套住房进水也达到刚才你们所讲的理赔标准,如何理赔?
【王挺】按照新的巨灾保险理赔标准,只要家庭的住房进水高度达到20公分以上的,拥有我市户籍或持有居住证的人员都可获得救助赔偿。原则上,住房进水的,救助赔付是给实际居住人的。如您提出的拥有两套住房,您只能获得自住住房的救助赔偿,而不能享受另一套出租住房的救助赔偿。另一套出租房救助赔付只能给承租人。另外,这里我还想说明的,如果您拥有两套以上住房,房产证都是登记在您的名下,而且自住,这种情况您只能获得一套住房救助赔偿,而不是您名下所有住房全部得到赔偿。还有出租房里有多户家庭合租居住的,且都拥有居住证,这时救助按一套住房进水标准赔偿,由合租住户自行协商分配,而不是每户住户都能得到赔偿。
【主持人蒋博】宁波在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对我们的百姓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陈强】机构改革以来,市县两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运行步入正轨,但是乡镇(街道)建设一直没有“标准答案”,我市大胆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宁波实际的新路子。一是推动出台改革政策。二是建立健全体系队伍。三是分类创建示范引领。
【主持人蒋博】我们注意到,我市制定了全国首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地方法规《宁波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当时是基于什么考虑作出这么大胆的尝试?
【谢平】这个规定7月1日正式施行。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考虑。另一方面,是从产业结构方面考虑。
【主持人蒋博】《规定》主要亮点是什么?对生产经营单位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谢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体例上不刻意追求完整性,重点关注具体规范的实用性,聚焦解决安全责任落实中的难题。其次,坚持问题导向。第三,注重社会治理。
【听众来电】最近,我们看宁波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投保安责险。请问什么是安责险?与其它涉企保险产品对比,安责险又有什么特点?
【谢平】安责险,全称叫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保障生产安全的一份保险,是对工伤保险的有益补充。安责险最大的特点具有事故预防服务的功能。凡是投保安责险的企业,承保的保险公司将安排专家为其提供一次风险辨识、一次隐患排查和一次教育培训的“三个一”上门服务。根据企业需要,可以作保费附加,让保险公司提供标准化建设、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安全评价等服务。
【主持人蒋博】宁波是化工大市,请具体介绍一下我市危化品安全生产总体情况。我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如何?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建飞】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始终把危化品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总体上,全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主要四方面措施:第一,坚持安全发展,持续推进源头治理。第二,紧盯突出问题,常态组织重拳整治。第三,创新监管方式,精密智控重大风险。第四,严督主体履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听众来电】去年6月13日,沈海高速温岭段发生了槽罐车爆炸事故,伤亡惨重。在北仑、镇海等地,经常看到很多危化品运输车辆在路上,这些运输车辆安全,我们宁波是如何防控的?
【杨建飞】随着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我市危化道路运输量总体呈快速上升态势,目前我市年充装槽罐车比2010年翻了一番。为有效降低道路运输安全风险,我市系统整合了应急、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危运、充装企业相关信息,并综合运用互联网、北斗卫星定位、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危运车辆超载、超速、闯禁行、异常停车等违规行为即时发出预警信息,同时通过线下的执法,有效加强了危化品充装、运输、卸载和槽罐洗消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实现了线上动态监测、线下精准执法,危化品道路运输违法违规行为大幅下降。
【主持人蒋博】当前,对于危化品的安全风险,有的市民朋友还不是很了解,“谈化色变”,对此,我们有什么需要告知广大市民朋友的?
【杨建飞】危化品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其风险是可控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可怕的不是危化品,而是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因此,希望市民朋友能够多学习了解一些危化品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涉危化品方面的安全意识;同时,能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监督队伍中来,及时投诉举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公治氛围。
92深一度
【主持人蒋博】目前,我市危化品安全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
【杨建飞】我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相对不高、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存有短板、危化品使用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下一步重点抓好“六个强化”:一是强化源头风险治理。二是强化重点环节管理。三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四是强化风险隐患智控。五是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六是强化安全支撑保障。
【主持人蒋博】应急管理部门,一方面是管理,另一方面是救援,请介绍一下我们的基层队伍建设情况?
【陈强】新机构组建以来,我们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框架下,全力推动应急管理基层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建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二是健全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三是织密基层应急管理网络。
【主持人蒋博】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本台特约评论员民盟宁波市委会专职副主任郭强就宁波的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等话题进行点评。
【郭强】民盟宁波市委会长期以来与应急管理局对口联系,应该说早有渊源。应急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方面面,任务重、压力大。全市生产生活保持平稳有序,离不开广大应急管理工作者的辛勤与汗水。借此机会,我向每一位奋战在应急管理战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感谢。
就我所知,除了前面大家聊到的,我们宁波应急管理工作还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前不久,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宁波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多跨场景建设情况就作为典型进行展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希望应急管理部门站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标重要窗口模范生、市域治理排头兵,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数字化建设力度,将数字化建设、大数据治理贯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尤其是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数字赋能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整体智治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应急保障。
【主持人蒋博】结束语,请陈强局长用一句话总结、概括或展望。
【陈强】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争当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开拓者、先行者和创业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甬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 友情链接:
首 页 丨 关于本站 丨 联系我们 丨 网站帮助 丨 隐私声明 丨 网站地图 丨 网站声明
主办单位:宁波市应急管理局 地址:宁波市宁穿路2001号 邮编:315066
网站备案: 浙ICP备20001394号-1 网站标识码3302000055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7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