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应急新闻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改革重塑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 打造全国领先全省领跑社会治理标杆样板
  • 阅读:
  • 时间:2023-03-15 09:24
  •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打通基层应急消防管理“最后一公里”。3月7日,宁波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宁波市消防安全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宁波市重点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能力高水平提升实施方案》,围绕扎实推进责任、保障、法治、救援、隐患排治和共建共享等六大体系,全面提升组织领导、平战执行、精准执法、应急处突、风险管控和社会共治等六大能力,计划到2023年底,全市首批38个重点乡镇应急消防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标杆。



    推进六大体系 提升六大能力

    (一)完善清晰严密的责任体系,提升组织领导力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应急消防管理所由分管平安建设工作的党委(党工委)副书记分管;推行市级执法指导专员和技术检查员“1+1”下沉区(县、市),区(县、市)至少1名执法人员全日制下沉重点乡镇,区(县、市)消防救援大队1名干部(消防指导专员)指导重点乡镇应急消防管理所,层层督导帮扶,高水平提升基层应急消防管理能力。

    2.厘清职能边界。按照“职能相配”的原则,清晰界定应急消防管理所承担的职责;研究梳理社区(村)应急消防管理职责清单,厘清乡镇(街道)与社区(村)的应急消防管理职能边界。

    (二)健全要素完备的保障体系,提升平战执行力

    3.配强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力量。明确各重点乡镇应急消防管理所配备至少5名行政或事业编制在岗人员,其中必须有3名以上行政执法资格人员,配备至少5名以上消防管理人员,均全年在岗工作。全面落实执法辅助人员配备,按辖区内每150家工业企业、500家商贸企业(有实际经营场所)配备1名以上执法辅助人员的标准,配足配齐辅助人员,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培训。

    4.强化基层应急保障。加强应急消防管理所办公设施建设,合理设置独立办公区、会商室、应急救援指挥室、办案询问室等办公用房。按要求,配齐执法装备、配置执法执勤或应急救援车辆。应急消防管理所工作人员按要求统一着装。

    (三)健全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升风险管控力

    5.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关口前移,采取“人防+技防”的双重举措,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智慧消防”建设,推动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使用、有限空间作业、涉爆粉尘等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及高层建筑、出租房、沿街店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一厂多租”等重点场所温感、烟感等物联感知设备和视频监控设施的建设和应用。

    6.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各重点乡镇统筹辖区内重点企业、重点场所等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急消防管理所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分类分级排查检查机制,原则上重点企业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

    (四)健全系统完备的法治体系,提升精准执法力

    7.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委托(赋权)行政执法机制,推动全员执法检查。推行服务指导与精准执法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对屡改屡犯、屡教不改等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速查处。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注重集体讨论,落实县局备案管理,对重大案件处罚结果实施逐级上报备案。

    8.提升执法实战能力。组织开展执法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提高发现问题隐患和办理案件的能力。从严打击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加大高危行业领域行刑衔接案件查办力度。统筹推进年度执法、专项行动、巡查督查等活动,发挥执法典型案例示范作用,强化执法效能,提升执法实战能力。

    (五)健全灵活高效的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突力

    9.编制特色鲜明的应急管理预案。各重点乡镇要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编制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处置联动预案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专项预案。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或重点灾种应急预案演练,并开展预案演练情况复盘评估。

    10.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平战结合的全天候专人值班值守制度,严格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收集和上传下达、应急响应和协调指挥等职责。推动建设城镇“135应急救援圈”和农村“15分钟救援圈”。建立突发事件现场30分钟内连线的可视化指挥调度机制,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建强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提升社会共治力

    11.推动社会共建共治。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指挥协调体系、执法监管体系与“141”基层治理体系、“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衔接贯通。深化推进“保险+服务+科技”安责险自治模式,运用市场力量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12.积极营造应急宣教氛围。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类应急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应用“学习强安”“甬城应急”“三江119”等媒介,积极打造应急资讯、应急科普、应急风采、警示案例等系统性宣传平台。鼓励全民争当应急消防管理“吹哨人”,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健全五大机制,压实改革成效

    (一)创新“2+2”下沉督导机制。出台《宁波市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下基层指导服务工作方案(试行)》,从局机关、行政执法队择优选定10名执法人员作为行政执法指导专员,并聘用10名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下派至各区(县、市)应急管理局;区(县、市)应急管理局至少1名执法人员全日制下沉至重点乡镇。落实“市抓县、县抓乡”的“2+2”下沉督导模式,有针对性加强基层行政执法指导帮扶,加大全域监管执法力度,不断规范基层执法行为,全面提升全市执法效能。  

    (二)落实规范化监管执法机制。紧紧围绕执法机制、执法素养、执法行为、执法效能、执法保障等五方面要求,切实抓好基层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在市、县办公用房、执法装备、车辆、服装配备到位前提下,重点乡镇(街道)按要求完成办公用房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在编在岗执法人员及执法辅助力量的装备、车辆、服装的配备,健全完善监管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

    (三)推广“智慧安全”精准预警机制。采用“市县乡一体化谋划、政企分工联合防控”的建设思路,搭建面向企业托管服务和政府监管服务的三级平台架构,推动危险化学品使用、有限空间作业、涉爆粉尘等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及高层建筑、出租房、沿街店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等重点场所温感、烟感等物联感知设备和视频监控设施的建设和应用,通过“人防+技防”双重举措,加强监测预警,实现风险早识别、早研判,全方位提升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水平。

    (四)推动“百千万”能力提升机制。明确相应处室、落实专人,开展百名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干部,千名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和万家重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能力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基层各类监管人员的能力素质。结合基层监管执法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中普遍反映、时常遇见的安全生产管理、行政处罚等方面问题,梳理编制“百问百答”口袋手册,切实解决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力量不足、处置速度不快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应用晾晒督导考核机制。健全“督考评”机制,加强专项督导、定期通报晾晒,督促各地有力有效推进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抓实三项保障,突出工作实效

    基层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能力提升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久性工程,宁波市拟于3月中下旬组织召开全市现场推进会,通过试点引领、总结经验、全面推广,推进基层应急治理变革重塑,走出一条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坚实道路。

    (一)坚持政治统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锚定基层应急消防管理能力提升目标,谋篇布局,开拓创新。

    (二)统筹推进落实。市级层面成立以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消防救援支队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各地参照市级做法,对应成立工作推进小组,对标“六大体系”建设和“六大能力”提升的任务清单,明确专人定期指导帮扶,逐项对照销号。充分激励基层工作积极性,探索推进重点乡镇应急消防管理所所长培优使用机制,确保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三)深化宣传引导。树立改革思维,创新体制机制,结合各地实际,建设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重点乡镇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标杆样板,选树一批先进集体、改革案例,引领全市基层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能力整体提升。同时,加大先进经验总结推广,争取在国家、省级层面获得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