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宁波市应急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3-05-15 16:53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波市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护航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责任落实为牵引,以除险保安为载体,聚力重点攻坚,聚焦能力提升,有力保障全市安全形势稳定。

(一)全链发力健全责任体系

全面落实省构建全覆盖责任体系要求,围绕明责、定责、履责、督责全链发力,推动责任落地落实。一是动态明责。建立安全生产职责分工协商协调仲裁机制,出台《宁波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职责分工规定》《宁波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二是全面定责。构建全覆盖责任体系,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全贯通。三是常态履责。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26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应急管理工作。四是精准督责。创新“三重点”清单管理、重要事项抄告等督责机制,未有效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要事项抄告纪委监委、组织部门。

(二)平战结合扎实除险保安

一是坚持整体统筹。系统谋划部署除险保安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专项行动,建立完善“1+10+X”方案体系,细化“除险保安”专项整治任务,实施“挂图作战”;健全全程动态晾晒机制,有力督促推动各地各部门专项行动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常态滚动排查。安全生产领域常态化推进企业自查、检查巡查、隐患整改“三个100%”。三是战时集中督导。五一、省党代会、国庆、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市安委会分别组成综合检查组,集中开展4轮次综合核查检查,组织涉海涉渔、燃气、火灾“全覆盖”专项暗访督导。开展“护航二十大”涉危企业专项检查,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在内时间开展集中检查。四是全域从严执法。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执法双月通报机制,推动全领域执法从严。

(三)聚焦聚力强化重点防范

贯彻落实国家、省部署要求,聚焦重点、聚力攻坚,突出防范群死群伤事故发生。一是聚力攻坚三年行动收官。连续三年抽调市级相关部门人员组建实体化运行工作专班,强化统筹推进、督促指导。二是聚力攻坚危化集中治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华伟多次听取汇报,亲自研究协调重点问题,亲自约谈相关地区,推动工作落地;高危行业、化工医药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实现市级统一培训。三是聚力攻坚工贸专项整治。239家电镀企业全部实施安全评价评估;2680家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完成整改六项任务,建成10支199人污水池清理专业队伍;联合消防、“三改一拆”办开展工业企业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四是聚力攻坚自然灾害防范。修订完善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防指运行规则、强对流气象灾害应对处置规则,制订“五停五断”指引27份,建立防指“1办11组”指挥体系,取得防御超强台风“轩岚诺”、强台风“梅花”的全面胜利。全面完成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并同步推进成果应用,得到省普查办肯定。

(四)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

紧紧抓住数字化改革、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有利契机,主动探索先行,持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是深化基层体系改革。围绕基层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和四大能力,率先分类制订出台标准,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标准化建设。二是深化数字应急改革。持续深化应急管理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入应用省场景应用,完成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一期)建设,建设迭代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乡镇(街道)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力指数、“企业”安全码、台灾防御行动和指挥等场景应用,有效支撑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三是深化社会服务改革。持续构建“保险+服务+科技”安责险生态体系;联合市消安委办、宁波银保监局建立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协作机制,有效发挥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中作用。四是深化应急处突建设。制订建设规范并完成25支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联合宁波安邦护卫成立市应急联勤保障基地,完成5支120人地面航空救援队伍建立,基本建成14支市、县综合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


  • 友情链接: